重铸民族文化自信心

2010-08-05 14:52:08 来源: 作者:一一   字体:  网友评论 0


        文艺是铸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要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就要找准方位,理清思路,努力创造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而民族文化自信心是创造民族文化新辉煌的首要前提。可以说,没有充足的民族文化自信心,这个战略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自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其“船坚炮利”体现的现代科技的先进性,使西方文化随之发生了强势影响,对我们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文化元气构成了巨大挫伤。直到现在,这个伤痛依然没有痊愈:从学术界对西方学术话语的亦步亦趋到年轻人头发染色的盲目效仿以及对洋文化节的浓厚兴趣,再到国产的销售给国人的许多产品都不用汉字标识和说明,其背后潜在的无不是崇洋意识。这就是缺乏民族文化自信心的表现之一。要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首先要恢复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民族文化自信心不会从天而降,而是来自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来自于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再认识”。

  东西方文化是在各自独立的地域环境中生长发育的,创造了各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人类历史表明,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在自己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相应的文化,因地域地理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无不打上民族烙印,具有民族特色。这表明了人类文化起源时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的丰富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贸易往来,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汇也就开始了。如果说工业化之前各大文明脉系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生长过程或相近地域文化必然融汇的过程,是支流融汇成主流的过程,那么,工业化之后各大脉系文明的碰撞就不具有这种自然性或相近性,而是具有强烈的异质性。如果说前一个过程是同一地域文化的融汇,融合因素大于对抗因素,那么,后一个过程则是跨地域、跨文明脉系的碰撞过程,必然引起深层文化理念冲突,对抗因素大于融合因素。所以,后一个过程总是伴随着异质文化间激烈的冲突、对抗与竞争。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今天看来,东西方文化传统是不同类型的文化传统,各有特征,各有所长。在价值理念上,西方文化重个体,中国文化重整体;在思维方式上,西方文化长于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中国文化长于辩证综合和直觉感悟;在艺术精神上,西方文化崇实,中国文化尚意。东西方文化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西方文化首先孕育了工业化,在促进人类进入现代文明过程中先行一步,优势先显;但东方文化的辩证综合、整体观念以及巨大的包容性决定了它能接纳和吸收西方文化营养,并很快转化为促进自身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就证明了这一点,纵然历史发展充满了曲折,文化发展隐含着痛苦,但整体上是一个吸纳、整合、再生的过程,古老的文化传统被新的历史发展要求所激活,被外来文化所促动,再次获得生机,促进中国社会走上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且,从人类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来看,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东方文化传统逐渐显示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价值理念、文化资源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优势,这就是整体地、辩证地、综合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现代化过程及未来命运。如果说,西方文化在催生现代化方面显示了技术优势,那么,东方文化将会在解决现代化遇到的问题方面显出更多的智慧优势。

  一种文明与文化,能否发扬光大,能否在世界产生影响力,关键在于其价值理念能否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想资源,能否解答人类未来和平发展遇到的新问题。面对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严重的财富分化、日渐严重的人类精神危机、日趋激烈的文化碰撞以及不断升级的人与自然的冲突等等工业文明困境,中华文明以“仁者爱人”“道法自然”以及“和”“合”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对人类解决工业文明困境具有深刻的智慧启迪意义和价值引导作用。“天人合一”,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是最好的维护人类自身利益。“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求同存异”,承认差异,肯定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所以,应当在多元文化互补中求得和谐,在和平共处中相互依存,在竞争中求得发展,而不是强求同一,以一种文化“格式化”其他民族文化。“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事物的“和”能够产生新的事物,是进化和发展的条件,而相同事物的叠加则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这是对世界多样性合理存在的符合自然规律的认识。“美是和谐”,“大乐与天地同和”,由“和”而“谐”,是世界多样性存在的最佳形式,是“美”的规律。这种“和”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符合人类未来和平发展要求的,一定能够对世界发生积极影响。事实上,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只能是在和谐中存在,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实现多样性的共存。早在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后发表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这是科学家们的共识,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在全人类面对工业化困境时所具有的整合能力与救弊智慧。因此,我们无须妄自菲薄,应当对我们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充满信心。中国文化传统是世界上迄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文化传统深厚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记,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生命力之所在。一个文化创新的时代,一定是一个充满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只有充满自信心,才能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创造。自信不是封闭和排外,恰恰是包容并蓄,是一种“吞吐八荒”的大气度,是一种“和谐万物”的大智慧。

  文化创新总是在回答和解决人类发展遇到的新问题中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用中国文化精神和创造性的学术思想影响世界,用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思考、解答人类遇到的新问题,发出东方文化精神和思想智慧的光芒。如果总是跟在西方学界的后面,炒作人家提出的话题,那将只能是西方学术话题的推销员。就文艺理论而言,这些年使用的概念几乎都是批发自西方学界,与中国的文艺创作实际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形成了一种生吞活剥、词不达意、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恶劣学风。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着的恰恰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缺乏——唯洋是好。问题在于如何站稳自己的文化脚跟。我们要在坚守母体文化基础上消化吸收,转化成创造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艺理论的营养。就像技术引进一样,引进是为了消化借鉴以创造自己的品牌而不是永远作他人品牌的加工厂与推销员。就文艺发展战略而言,首先要确立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确立民族文化传统的母体、本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外来文化营养,不至于舍本逐末。  

  任何事物都有本元,文化和文艺亦不例外。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涵养民族文化元气,重铸民族文化信心,是创造民族文化新辉煌之“本”。古人为什么讲究“养气”?养气就是培元固本,就是把根深深扎在土壤之中。在今天,向祖先留下来的灿烂的文化遗产学习,向民间文化学习,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五四以来形成的新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养气”,涵养我们的文化元气。文以气为主,气盛则言宜。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之一。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养足我们的文化元气,也才能厚积薄发、推陈出新,真正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这才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艺不同于别国文艺特有的价值和魅力所在,也才能发生世界影响力。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