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鼎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台前境内工业是个空白,直到1958年,才出现当时意义上的工业。建县以来,台前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最初的外出务工经商原始资本积累,到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再到数量和规模扩张,每一阶段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工业经济的发展。
台前经济的发展富有传奇色彩,充满了偶然性,但仔细想来,这些偶然性叠加在一起,又充满了必然性。
汽车配件业在台前很出名,目前该县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汽配中转站。说起汽车配件,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该县马楼乡个别农民走出黄河滩,北上河北保定,南下浙江温州,逃荒要饭谋生。在保定、温州一带繁荣的汽配市场上,他们看出了致富小窍门,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经销汽车配件。
他们从当地市场批发来汽车零部件,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四处零售。后来,自行车升级为摩托车、三轮车和厢式货车。原来穿得破破烂烂的马楼人,转眼间富甲一方。
看到经销汽配能致富,马楼乡及周边乡镇农民也跟进了,亲带亲、邻带邻,党员干部帮穷人,经销队伍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3万多人,由马楼乡前张胡同一个村扩展到全县各乡镇近百个村。
汽配行业发展了,物流也跟着沾光,该县物流公司在零的基础上,一下子发展到20多家,各式汽配物流车辆4600多辆,销售门店226家。汽配销售网由点连线、由线到面,除港澳台外,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
近年来,台前县把汽配物流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点工程来抓,举全县之力,全力打造前张胡同汽配工业小区、以汽配物流为支撑的县产业集聚区、马楼乡汽配商贸区,实现了从骑车串巷叫卖汽车配件到形成覆盖全国的汽配销售网络,从代销别人产品到创出自家品牌,从汽配物流现象到汽配物流效应三大转变。
让台前人致富的,不仅仅有汽车配件行业,还有羽绒及服饰加工业。走在台前县的大街上,不时会有羽绒两字映入眼帘,道路两旁加工羽绒的工厂或者公司林立。台前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岳春青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台前县要打造全球羽绒服装加工基地。”
据她介绍,目前全县从事羽绒行业的有4万余人,其中羽绒收购人员就达3万多人,遍及全国各地。全县现有羽绒及服饰加工企业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年加工羽绒达5万吨以上,羽绒及服装制品1000万套(件)。台前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羽绒集散地。
羽绒业的发展也融入了台前人的辛劳与智慧。
上世纪80年代初,到东北地区从事建筑劳务的台前农民,发现那里的羽毛质优价廉,就试着采购一些再到江浙一带卖掉,以赚取差价。一买一卖赚钱了,全县的收购队伍迅速扩大到2万人,收购地域也从最初的黑龙江扩展到整个东北地区,乃至西北、华北等地。
“哪里有羽毛,哪里就有台前人。”这话一点不假。遍布北方各地的2万多台前人,翻山越岭,从一村一寨、一家一户购买零碎羽毛,然后装袋邮寄回台前,到上世纪80年代末,该县年购进羽毛2万吨。
一名邮政职工回忆,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羽毛邮袋从哈尔滨、北京、郑州、安阳、呼和浩特等地直发台前,局里日均收到羽毛邮件10万公斤,以致整个邮局都被羽毛塞满。
为使羽绒业发展充满后劲,台前县狠下工夫,着力培育养殖基地,引导全县养殖户养鹅、养鸭,以加工带养殖,以养殖促加工。2010年,雪鸟羽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设年饲养300万只鹅、年加工200吨高档活干拔白鹅绒、250万平方米鹅裘片材及其制品、年产值5亿元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综合基地,带动更多农户靠养殖长绒白鹅致富,拉长羽绒业产业链条,使羽绒业在链条延伸中进一步增值。
台前生产的白鸭绒、白鹅绒朵大、绒长、蓬松度高、保温性能好,是高级羽绒被、羽绒服的理想填充料。以“雪鸟”为龙头的台前羽绒不但成了全国各大名牌羽绒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还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时,韩国政府在“雪鸟”订做了19.8万套专用服装,美国名牌羽绒服“妥米”也将产地设在台前。2002年10月以来,“雪鸟”又分别与韩国朋友珠式会社、美国标准纤维有限公司签订出口10万套羽绒服、60万套羽绒被、500万只枕芯的合同。
羽绒业作为台前县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河南工作期间,曾7次到台前县调研,对台前县羽绒业寄予厚望。省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还在台前县召开座谈会,决定把台前建成河南省羽绒制品加工基地。濮阳市委、市政府把台前羽绒业确定为全市重点发展的6大支柱产业和4大重点产业之一。
台前历届县委、县政府更是将羽绒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第一产业,为此,成立了羽绒业发展领导小组,多次制定鼓励发展政策,下发了加快羽绒业的发展意见,规定凡从事羽绒购销加工者,均可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经营者创造了全新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全县50多家企业和羽绒购销大户组织起来,成立了台前羽绒协会,并以团会会员名义加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全县团结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如果说汽车配件产业和羽绒产业是台前经济的两个支柱,那化工产业无疑是让台前经济三足鼎立的另一足。
台前县现有化工企业2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主要产品有聚丙烯酰胺、碳五石油树脂、固化剂、溶剂油、丁烯料等,年加工乙烯副产品8万吨,油田助剂6.5万吨。其中,濮阳市恒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拥有4套乙烯副产品加工装置、危险品铁路专用线和相关配套设施,形成了年加工8万吨乙烯副产品的生产能力。现在,1.13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已经建成,目前有总投资15亿元的60万吨/年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投资2.1亿元的天邦10万吨/年液化气重组项目、北京科瑞博达有限公司精细化工3个项目在建。
目前,台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一个以羽绒及服饰加工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羽绒及服饰加工、石油化工、物流、食品加工等产业滚动发展,已具相当规模,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的产业格局。
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健全,道路四通八达,水电通讯全覆盖,拥有羽绒、化工两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区内设有3个投融资平台,分别是隆盛投融资建设开发公司、易源投融资有限公司、隆泰投融担保有限公司,积极为集聚区建设筹措资金,并为区内企业提供信用融资担保等服务。
据介绍,目前,集聚区共入驻各类项目58个,概算总投资60余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