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台前模式”缘何成为全国标杆?

2017-10-16 03:23:11 来源: 作者:tqxxg   字体:  网友评论 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台前县围绕消除贫困、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这一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先行先试,勇于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接地气、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脱贫新路子,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观摩活动在台前县举行,精准脱贫“台前模式”成为全国的标杆,正在被复制推广……

 
  9月27日,在台前县吴坝镇石桥村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七八十名妇女正在毛绒玩具生产线上有序工作,缝纫机的嗒嗒声响成一片。
 
  “扶贫基地来咱家,进厂务工挣钱花,留住妈妈拴住娃,能顾老人能顾家,还不耽误种庄稼,就业扶贫人人夸。”村民韩玉霞一口气说出众姐妹的心声。韩玉霞和村里的2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享受到上级各项扶贫政策,还优先进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韩玉霞们的幸福生活,来自台前县推行的精准扶贫政策。2016年以来,全县新建和改扩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124个,共吸纳就业8090人,其中贫困群众3562人,他们每人每月有1500至2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按10个月算,就能收入1.5万至2万元,基本上可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走出了一条以就近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脱贫新路子,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村“两委”增力的“四增”效果。各项措施同步跟进,2016年,全县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实现稳定脱贫2371户8031人,1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17年底,将有至少11500名贫困人口脱贫,2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
 
  精准脱贫开新路
 
  “不建扶贫就业点,我的厂还得在家‘猫’着。”石桥村的范龙胜说,去年5月,他抓住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将工厂进驻新落成的“扶贫车间”,规模扩大3倍,仅一个香港订单就达122万元,新增60多个岗位,其中贫困户24人,人均月工资约1800元。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只有选对增收致富路子,打足脱贫致富底气,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腰包持续鼓起来,才能彻底摘掉穷帽、拔除穷根。”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说。台前县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河南省“三山一滩”脱贫攻坚主战场。台前县在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着力在扶贫车间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重点围绕群众需求、产业基础、创业群体意愿,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把“扶贫车间”搬到村头,在家门口创造就业岗位,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在精准扶贫就业基地选址上,该县处处考虑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与群众生活紧密结合,优先把就业基地建在贫困村上,尤其是学校、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附近,不仅方便了贫困户就近就业,也方便了企业招工,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注重选择服装加工、羽毛工艺品加工、机动车零部件制造、相框工艺等,与主导产业相吻合的项目,不仅能吸纳更多贫困户就业,同时也壮大了该县主导产业;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仓库、民宅等现有的资源包装改造提升,有效节约了资源。同时在建设标准上,做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外观标识、统一编号、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就业基地扶贫效果的最大化。
 
  从台前速度到台前模式
 
  “治穷要治本,核心在产业,关键在项目。”台前县县长王俊海说,2016年,台前县把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拉网式排查,落实各类项目916个,从中筛选出市场前景看好、适合农村实际的劳动密集型项目125个,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涵盖服装、汽配、羽毛工艺品、箱包、相框、编织等行业,形成以东仝、后柴等就业点为代表的送企业车间下村型,以陆楼、大杨等就业点为代表的招商引资型,以朱庄、枣包楼等就业点为代表的返乡创业型,以玉皇岭、武口等就业点为代表的改造提升原有就业点型,以石桥、太平庄等就业点为代表的二次创业型等五大类型为主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模式,确保了扶贫就业项目落得下、建得成、能见效、可持续。
 
  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在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台前县充分发挥县委常委、县级干部、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三个带头作用,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将扶贫就业基地建设的目标、时限要求、安全质量责任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和单位。严格落实县直部门和机关干部包村、包户帮扶机制,在乡镇间开展对手赛、联手赛活动,合理布点、全力攻坚,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新建和改扩建扶贫就业基地124个,并使其迅速发挥带贫效益,创造了产业扶贫的“台前速度”。
 
  放大标杆效应
 
  一头连接着市场,一连接着千家万户。台前县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不仅贫困户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实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还解决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培育壮大了工业企业,提升了县域经济总体实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台前县这个豫北偏僻的小县,也得到上级的认可、兄弟县区的认同,前来学习“取经”的不绝如缕。
 
  濮阳市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观摩活动、全国就业扶贫现场会等先后在台前县举行,推介台前县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经验和做法,130多个县区先后到台前县考察交流产业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称赞台前的做法“最接地气、最得民心、最可持续,可做成全国标杆”。认可与称赞为全县干群鼓舞了干劲,提振了士气,为台前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动力。
 
  该县同步实施了100兆瓦集中式和12.31兆瓦分布式光伏产业扶贫工程,可有效带动4872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建设农业产业化扶贫基地18个,“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园区50个,发展特色农业7万亩,带动4780人就业。与中合三农集团合作的10万头肉驴养殖基地加快实施,涉及44个村,9000多户3万多人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全面推进。台前县“转扶搬保救、光电教金险”多路并进,确保如期兑现稳定脱贫、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

关键词:标杆模式全国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论坛帖子
<